Nanoenergy and Biosystem Lab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Article list
2020-04-30 JMCB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瑜波教授、王江雪副教授团队通过将摩擦电技术与生物燃料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种能同时收集生物机械能与生物化学能的复合能源收集器,该复合能源收集器包含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与葡萄糖燃料电池(GFC)两个能量收集单元。

近日,李舟等研究人员在《Research》上的综述“Nanogenerator-Based Self-Powered Sensors for Wearable and Implantable Electronics”一文对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传感器及其在可穿戴和植入式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的科研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在InfoMat报道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和电磁发电机(EMG),通过机械能存储技术制备的可穿戴转盘式复合发电机(WRG)。

2020-03-19 招聘信息

近些年来,随着先进功能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发电机(NG)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已经被广泛用作自驱动可穿戴及植入式电子器件。该综述总结了基于NG的自驱动传感器在健康监测、生物传感、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并对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子刚课题组、王新炜课题组以及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课题组合作,基于“手性侧环多肽”体系,实现了“广谱”的侧环驱动多肽自组装,该体系通过环大小、序列、手性中心三种因素协同调控,提供了一种可编程的环肽自组装的全新模式。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穿戴非接触旋转发电机(WRG)用于自驱动电子器件。该装置可以将人类非连续运动的重力势能转换为转子连续旋转的动能。单次外力的瞬时激励可以产生2s的连续电输出。WRG可以集成到商用鞋中,并为电子器件提供稳定而高效的电能。该工作在自驱动可穿戴/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20李舟课题组招生简章(纳米能源所)PDF版,下载后,招生简章中的链接可从PDF中直接打开更新内容(更新时间2020.05.11):硕士调剂复试将在一志愿复试完成后进行,课题组招收1-2名硕士调剂生,复试相关基础要求和流程与本规程一志愿...

2020李舟课题组招生简章(广西大学)PDF版,下载后,招生简章中的链接可从PDF中直接打开更新内容(更新时间2020.05.11):广西大学研究生调剂系统开放时间:5月20日0点,系统关闭时间:5月21日早8点。填写系统时,请大家尽量报考...

Prev
...
12 13 14 15 16
...
Next
Yard 8, Yangyandong 1st Road, Yanqi Development Zone, Yanqi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Nanoenergy and Biosystem lab@binn.cas
+86-010-8285 4762
Copyright © Zhou Li,  Xuecheng Qu, Han Ouyang, Jiangtao Xue, Engui Wang